咖啡苦味的可能來源 轉載自Sciscape News - 咖啡討論

Joe avatar
By Joe
at 2007-09-03T12:59

Table of Contents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2267


德國科學家發現了帶給咖啡苦味的分子。

人類引用咖啡已經有很長的歷史。咖啡不但成為許多人生活中的一部份,同時也引起了許
多藝術家的創作靈感。例如德國作曲家巴赫就曾經為咖啡寫過一首〔咖啡〕清唱劇,來描
寫他對咖啡的愛好。

一杯咖啡中,大概含有三十多種不同的化學物質。這些不同的化合物帶給了咖啡複雜的味
道,例如酸味、澀味、苦味等等。早在1930年起,便陸陸續續有許多的科學家開始研究咖
啡中的各式化學分子對咖啡風味的影響。但是對於咖啡的苦味,相關的研究卻不多。

德國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的Thomas Hofmann決定對咖啡的苦味加以研究。他
將煮好的咖啡進行過濾,發現一些分子量最小的分子味道最苦。於是他針對這點開始進行
了一連串的實驗,他發現其中一個分子是綠原酸內酯(chlorogenic acid lactone)。綠原
酸存在於大多數的植物中,解離之後便會成為綠原酸內酯。因此他們分析一系列不同烘培
程度的咖啡,來測試綠原酸內酯的含量。

他們發現烘焙生的咖啡豆會使綠原酸分解成綠原酸內酯,使咖啡帶有溫和的苦味。再繼續
烘焙的結果會使綠原酸內酯分解為苯基林丹(phenylindanes),這時便會產生強力的苦味
。這項研究成果在今年的美國化學年會上發表。

知道咖啡苦味的來源除了增加我們對咖啡的認識之外,另一個更感興趣的可能會是咖啡製
造商。他們或許可以從這項研究找到如何減輕咖啡苦味的方法,讓咖啡能讓更多的人接受


--
+++++
所有公允的景觀之中, 我都不存在
+++++

--

All Comments

Harry avatar
By Harry
at 2007-09-04T00:12
推! 增長了知識 :P 不過我就是喜歡咖啡的苦味耶 :)
Aaliyah avatar
By Aaliyah
at 2007-09-06T08:20
或許我們可以針對 綠原酸內酯 --> 苯基林丹 的反應速率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07-09-09T03:52
加以研究...可以按照個人喜好控制苦味?

Re: 85度c的咖啡豆外面買的到嗎?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07-09-02T17:06
antigua 台灣這的廠商我有認識 之前他們的咖啡豆一磅的出貨零售價 好像是 170 還是 180 左右 還算蠻平價的豆子 如果要做 85 度C 的招牌冰咖啡 取 double濃縮咖啡 加兩匙三花奶精 跟一匙果糖 再加水跟冰塊去 shake 就 ok了 ※ ...

東山。咖啡

Kama avatar
By Kama
at 2007-09-02T11:37
前幾天路過東山 想起了以前別人帶我去吃的肉圓老店 很嘴攙的停下來點了一份 用低溫油泡的肉圓多少帶點油 覺得不適合夏天 所以就點了一份湯的 大骨湯把油膩沖掉後留下的是滿滿的米香 忘了形容這一家肉圓店的特色了 ...

有關虹吸原理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07-09-01T03:01
※ 引述《lilacia (寧靜雨)》之銘言: : 虹吸與蒸氣,其實都存在 : 或者你願意犧牲一杯咖啡,剛熄火,直接拔除上座, 其實洗上壼時灌水就可以試了 不吸,水就是下不來 不過說真的,這是吸,卻不是虹吸 :P 虹吸這個虹,是彩虹的意思 也就是說水像彩虹一樣,經過一個弧度被吸出來 __ ...

有關虹吸原理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07-09-01T01:13
虹吸與蒸氣,其實都存在 咖啡烹煮時,下壺成為密閉空間,持續加熱使下壺的水不斷蒸發成為水蒸氣, 大量的水蒸氣,擠壓下壺中的水,使水上升, 繼續加熱,下壺水蒸氣繼續形成,下壺沒有空間,水又較重,便從中間管子散逸,波波波 停止加熱,下壺水蒸氣凝結,原本充滿水蒸氣的密閉空間變成真空,產生拉力, 將咖啡水用力 ...

傳說中的2007WBC best espresso blend..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07-09-01T00:58
這次託朋友從美國帶回來 就是想試試看國外的烘焙程度是到什麼程度 結論是 1.豆子都很透 2.深焙豆含油光不出油 3.espresso萃出後,crema大概可以維持伍分鐘以上 andlt;--最猛的一點 滿滿的都是柔順綿密的crema 只要奶泡打的還OK,應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