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film about coffee(有雷)2014 - 咖啡討論
By Bethany
at 2015-07-02T01:23
at 2015-07-02T01:23
Table of Contents
A film about coffee. 2014
片如其名,這是一部在介紹咖啡的紀錄片,更精準的來說是介紹,70年代後興起的所謂第
三波咖啡:specialty coffee.(也會聽到single origin coffee我個人更偏好此,因為那
更能呈現第三波注重產地風味的特點)
影片主要是以美國的經驗及訪談對象作為素材,呈現出來的是美國第三波咖啡圈對於咖啡
的認知,而這是迥異於第二次大戰造成的咖啡認知。
(有一說是美國為了拉攏南美國家不要加入軸心國陣營,而大量收購當地產的咖啡,並把
咖啡作為美軍的配給飲料,造就的是大量工業化生產的洗腳水罐頭咖啡,而二戰結束之後
返鄉的美軍也把喝咖啡的習慣帶回家,加強了咖啡做為美國主流飲品的地位。)
(據說所謂Americano美式咖啡,乃是美軍佔領義大利之後喝不慣當地的濃縮咖啡,當地店
家只好用濃縮加熱水的方式配合美軍的口味。)
片中訪問的對象,至少其中三位是美國咖啡師大賽在不同年份的冠軍,當然也有訪問
Counter culture coffee、Stumptown Coffee Roasters、Blue Bottle Coffee、Ritual
Coffee、Handsome Coffee Roasters、George Howell (COE的創辦人)、Peter Giuliano
(美國精品咖啡協會的前任主席)、bear pond espresso(JP) 等等以美國為主並參入少數
的日本咖啡人的訪談。當然也跟著這些美國咖啡業者前往了盧安達、宏都拉斯等咖啡產國
,能夠大概的知道這些咖啡業者跟當地的互動情況,如在當地杯測、討論降雨量造成的
影響等等。
在片中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這些第三波咖啡的信徒,對於產地風味的堅持,而對於風味
George Howell:[如果我們把咖啡果實比喻為風景的話,處理法則是看到風景的
窗戶,處理法不好的話則就像從模糊不清的玻璃看出去的風景。]
他們寧願直接飛到非洲或南美洲的產區,提升當地農民的技術,提高品質並進而以更高的
售價回饋給當地農民。
當然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咖啡產區都是殖民者的"規劃",印尼如此、盧安達如此、台灣在歷
史紀錄上第一次大規模種植咖啡的嘗試也是如此,但片中並未直面的處理到這個層面的問
題。倒是有個特殊的橋段,呈現出咖啡農的處境;即是宏都拉斯的咖啡農,人生第一次喝
到自己種出來的豆子做成濃縮咖啡以及卡布奇諾,而當地多的是早就花了大半輩子都在種
咖啡的農夫。
第三波咖啡至此其實在概念上是跟公平貿易相當契合的,當然片中訪問的對象早就是相當
有知名度的店家,甚至能夠負擔讓烘豆師直接飛去產地跟農夫溝通拜訪的成本,換句話說
,沒辦法做到這件事情的店家,是否只能仰賴例如公平貿易基金會或其他生豆商,作到跟
產地互動這件事情,那這是否有違第三波強調的透明性的想法呢?
(聽說台灣的茶農種出來最頂級的茶葉也是有這種現象)(需要更多聚焦咖啡在世界經濟史
上的腳色。)
這部紀錄片並沒有辦法幫助你提升沖泡咖啡的技術,反而只能提供觀眾一個緒論式的理解
,了解咖啡其實是能夠有如葡萄酒一般多層次變化的農產品,以及咖啡果被農夫從樹枝上
摘下來之後經過許許多多繁雜的加工處理,才能成為我們在咖啡店買到的產品,片中有
烘豆師特別提到,
烘培並沒有辦法把不存在於生豆之內的味道加進去,好的烘培應當是做
到讓豆子的原味盡可能漂亮的表現出來。
PS這是去年在國外拍成的紀錄片,IMDB給到七分,普遍來說評價不錯,適合推薦給
有心想了解的朋友們。
--
片如其名,這是一部在介紹咖啡的紀錄片,更精準的來說是介紹,70年代後興起的所謂第
三波咖啡:specialty coffee.(也會聽到single origin coffee我個人更偏好此,因為那
更能呈現第三波注重產地風味的特點)
影片主要是以美國的經驗及訪談對象作為素材,呈現出來的是美國第三波咖啡圈對於咖啡
的認知,而這是迥異於第二次大戰造成的咖啡認知。
(有一說是美國為了拉攏南美國家不要加入軸心國陣營,而大量收購當地產的咖啡,並把
咖啡作為美軍的配給飲料,造就的是大量工業化生產的洗腳水罐頭咖啡,而二戰結束之後
返鄉的美軍也把喝咖啡的習慣帶回家,加強了咖啡做為美國主流飲品的地位。)
(據說所謂Americano美式咖啡,乃是美軍佔領義大利之後喝不慣當地的濃縮咖啡,當地店
家只好用濃縮加熱水的方式配合美軍的口味。)
片中訪問的對象,至少其中三位是美國咖啡師大賽在不同年份的冠軍,當然也有訪問
Counter culture coffee、Stumptown Coffee Roasters、Blue Bottle Coffee、Ritual
Coffee、Handsome Coffee Roasters、George Howell (COE的創辦人)、Peter Giuliano
(美國精品咖啡協會的前任主席)、bear pond espresso(JP) 等等以美國為主並參入少數
的日本咖啡人的訪談。當然也跟著這些美國咖啡業者前往了盧安達、宏都拉斯等咖啡產國
,能夠大概的知道這些咖啡業者跟當地的互動情況,如在當地杯測、討論降雨量造成的
影響等等。
在片中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這些第三波咖啡的信徒,對於產地風味的堅持,而對於風味
George Howell:[如果我們把咖啡果實比喻為風景的話,處理法則是看到風景的
窗戶,處理法不好的話則就像從模糊不清的玻璃看出去的風景。]
他們寧願直接飛到非洲或南美洲的產區,提升當地農民的技術,提高品質並進而以更高的
售價回饋給當地農民。
當然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咖啡產區都是殖民者的"規劃",印尼如此、盧安達如此、台灣在歷
史紀錄上第一次大規模種植咖啡的嘗試也是如此,但片中並未直面的處理到這個層面的問
題。倒是有個特殊的橋段,呈現出咖啡農的處境;即是宏都拉斯的咖啡農,人生第一次喝
到自己種出來的豆子做成濃縮咖啡以及卡布奇諾,而當地多的是早就花了大半輩子都在種
咖啡的農夫。
第三波咖啡至此其實在概念上是跟公平貿易相當契合的,當然片中訪問的對象早就是相當
有知名度的店家,甚至能夠負擔讓烘豆師直接飛去產地跟農夫溝通拜訪的成本,換句話說
,沒辦法做到這件事情的店家,是否只能仰賴例如公平貿易基金會或其他生豆商,作到跟
產地互動這件事情,那這是否有違第三波強調的透明性的想法呢?
(聽說台灣的茶農種出來最頂級的茶葉也是有這種現象)(需要更多聚焦咖啡在世界經濟史
上的腳色。)
這部紀錄片並沒有辦法幫助你提升沖泡咖啡的技術,反而只能提供觀眾一個緒論式的理解
,了解咖啡其實是能夠有如葡萄酒一般多層次變化的農產品,以及咖啡果被農夫從樹枝上
摘下來之後經過許許多多繁雜的加工處理,才能成為我們在咖啡店買到的產品,片中有
烘豆師特別提到,
烘培並沒有辦法把不存在於生豆之內的味道加進去,好的烘培應當是做
到讓豆子的原味盡可能漂亮的表現出來。
PS這是去年在國外拍成的紀錄片,IMDB給到七分,普遍來說評價不錯,適合推薦給
有心想了解的朋友們。
--
Tags:
咖啡
All Comments
By Dorothy
at 2015-07-04T16:14
at 2015-07-04T16:14
By Connor
at 2015-07-06T06:48
at 2015-07-06T06:48
Related Posts
摩卡壺萃取後的咖啡加水調和比例?
By Ingrid
at 2015-07-01T16:17
at 2015-07-01T16:17
手沖濾杯差異
By Jacky
at 2015-06-30T15:33
at 2015-06-30T15:33
關於裝填掛耳包的問題
By Emily
at 2015-06-30T11:42
at 2015-06-30T11:42
初次拉花者幾問
By Linda
at 2015-06-29T23:26
at 2015-06-29T23:26
摩卡壺參數調整
By Skylar Davis
at 2015-06-29T18:45
at 2015-06-29T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