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vs溫度 - 咖啡討論
By Linda
at 2009-06-04T13:42
at 2009-06-04T13:42
Table of Contents
最近再看烘焙中化學成分的反應
蔗糖:熔點187.8℃->糖?結合物=>焦糖化作用->水CO2逸出產生一爆First Crack現象...
我在烘焙機滾筒豆中量豆溫190~196℃
纖維素(木質素):咖啡細胞壁成分,在230℃產生崩解細胞壁損壞->二爆Second Crack現象
我在烘焙機滾筒豆中量豆溫211~216℃
葫蘆巴鹼(Trigonelline):純結晶217.9℃開始退化,當豆溫192.2℃開始退化,當豆溫
229.4℃->85%退化,葫蘆巴鹼退化程度(率)是確定烘焙最佳反應比率關鍵指標...
所以烘焙後葫蘆巴鹼損失率(退化率)50%~80%,分解成多種化合物,包含非揮發菸鹼酸及
29種揮發物質,其中有9種是蘊含咖啡芳香物質。
菸鹼酸:咖啡生豆菸鹼酸常存在與纖維素內,在烘焙過程菸鹼酸衍生出可溶性物質,菸鹼
酸衍生物在咖啡中呈現良好風味的酸度與乾淨的回味(clean finish),因此菸鹼酸衍生率
是另一確定烘焙最佳反應比率指標...
環境溫度(ET):烘焙咖啡特定化學反應有一段溫度區間,產生良好風味的反應..這段溫度
區間即是環境溫度
系統能量(BTU):烘焙過程提供能量BTU大小梯度(時間-升溫),決定化學反應變化速率,
這個反應速率與系統能量傳輸效率(STE)關係,有一最佳反應速率(BRR),提供較佳咖啡
杯中表現。
最佳反應速率(BRR):集中於環境溫度(ET)之時間內,葫蘆巴鹼退化率與菸鹼酸衍生率呈
線性關係,當ET/BTU/STE下烘焙反應分布會有不同,所以可先決定最佳反應速率(BRR)
的環境溫度(ET)205~218℃,預設為207℃。
最高環境溫度(MET):當蔗糖焦糖化反應開始不能失溫,否則會有熱滯效應,所以要確保
烘焙環境的溫度,提供化學反應所需系統能量傳輸,而太高亦會造成最佳反應速率(BRR)
過快,因此MET一般最高271℃。
好了!!溫度感測正確了嗎!!
1.以前用指針溫度計,在烤箱烘焙室曾測得270℃,輻射熱最高地方。
2.在烘焙機量測豆溫,曾測得227℃二爆點,最內側靠近鐵板處,這點也是機器測豆溫點
3.因滾筒且直火式,難有真正豆溫點...目前最接近豆溫測點,周圍各有2~3cm烘焙豆包覆
這點數據應很接近豆溫
肯亞AA 250g
一爆 15'30" 194℃
一密集 16'30" 197℃
一爆結束17'30" 204℃
二爆 18'30" 211℃
二爆初 18'55" 216℃下豆 Full City
不知這樣測溫正確與否還有那個BRR的關係式???
以上使用K-Type測溫棒...沒錢做校正...自己做
1.100℃校正,使用熱水煮沸...這點蠻準...其他指針差,水銀管差3~5℃
2.室溫25℃校正,三台冷氣溫控25℃,測溫點冷氣溫控點,24℃壓縮機啟動,26℃壓縮機
停止,還好三台冷氣機本身測溫都蠻精準...
3.低溫0℃校正,冰箱(冷凍室壓縮機停止-18℃,保鮮室0℃,最下方冷藏保鮮室4℃...
冰塊+少量水..穩定後水溫1.6~2.5℃,冰塊表面0~-1.3℃...
4.另外小瓦斯爐火溫度1150~1280℃
基本上k-Type溫度計還可以用,只是小量烘焙咖啡豆包覆溫度與豆溫應還有差距...人家
Probat L12 測出一爆豆溫為186℃,二爆豆溫可達225℃...我測的與這還有差距...
算了!!溫度對咖啡其實也沒那麼重要,烘咖啡憑感覺...喝咖啡看心情嘍!XD
--
蔗糖:熔點187.8℃->糖?結合物=>焦糖化作用->水CO2逸出產生一爆First Crack現象...
我在烘焙機滾筒豆中量豆溫190~196℃
纖維素(木質素):咖啡細胞壁成分,在230℃產生崩解細胞壁損壞->二爆Second Crack現象
我在烘焙機滾筒豆中量豆溫211~216℃
葫蘆巴鹼(Trigonelline):純結晶217.9℃開始退化,當豆溫192.2℃開始退化,當豆溫
229.4℃->85%退化,葫蘆巴鹼退化程度(率)是確定烘焙最佳反應比率關鍵指標...
所以烘焙後葫蘆巴鹼損失率(退化率)50%~80%,分解成多種化合物,包含非揮發菸鹼酸及
29種揮發物質,其中有9種是蘊含咖啡芳香物質。
菸鹼酸:咖啡生豆菸鹼酸常存在與纖維素內,在烘焙過程菸鹼酸衍生出可溶性物質,菸鹼
酸衍生物在咖啡中呈現良好風味的酸度與乾淨的回味(clean finish),因此菸鹼酸衍生率
是另一確定烘焙最佳反應比率指標...
環境溫度(ET):烘焙咖啡特定化學反應有一段溫度區間,產生良好風味的反應..這段溫度
區間即是環境溫度
系統能量(BTU):烘焙過程提供能量BTU大小梯度(時間-升溫),決定化學反應變化速率,
這個反應速率與系統能量傳輸效率(STE)關係,有一最佳反應速率(BRR),提供較佳咖啡
杯中表現。
最佳反應速率(BRR):集中於環境溫度(ET)之時間內,葫蘆巴鹼退化率與菸鹼酸衍生率呈
線性關係,當ET/BTU/STE下烘焙反應分布會有不同,所以可先決定最佳反應速率(BRR)
的環境溫度(ET)205~218℃,預設為207℃。
最高環境溫度(MET):當蔗糖焦糖化反應開始不能失溫,否則會有熱滯效應,所以要確保
烘焙環境的溫度,提供化學反應所需系統能量傳輸,而太高亦會造成最佳反應速率(BRR)
過快,因此MET一般最高271℃。
好了!!溫度感測正確了嗎!!
1.以前用指針溫度計,在烤箱烘焙室曾測得270℃,輻射熱最高地方。
2.在烘焙機量測豆溫,曾測得227℃二爆點,最內側靠近鐵板處,這點也是機器測豆溫點
3.因滾筒且直火式,難有真正豆溫點...目前最接近豆溫測點,周圍各有2~3cm烘焙豆包覆
這點數據應很接近豆溫
肯亞AA 250g
一爆 15'30" 194℃
一密集 16'30" 197℃
一爆結束17'30" 204℃
二爆 18'30" 211℃
二爆初 18'55" 216℃下豆 Full City
不知這樣測溫正確與否還有那個BRR的關係式???
以上使用K-Type測溫棒...沒錢做校正...自己做
1.100℃校正,使用熱水煮沸...這點蠻準...其他指針差,水銀管差3~5℃
2.室溫25℃校正,三台冷氣溫控25℃,測溫點冷氣溫控點,24℃壓縮機啟動,26℃壓縮機
停止,還好三台冷氣機本身測溫都蠻精準...
3.低溫0℃校正,冰箱(冷凍室壓縮機停止-18℃,保鮮室0℃,最下方冷藏保鮮室4℃...
冰塊+少量水..穩定後水溫1.6~2.5℃,冰塊表面0~-1.3℃...
4.另外小瓦斯爐火溫度1150~1280℃
基本上k-Type溫度計還可以用,只是小量烘焙咖啡豆包覆溫度與豆溫應還有差距...人家
Probat L12 測出一爆豆溫為186℃,二爆豆溫可達225℃...我測的與這還有差距...
算了!!溫度對咖啡其實也沒那麼重要,烘咖啡憑感覺...喝咖啡看心情嘍!XD
--
All Comments
By Barb Cronin
at 2009-06-09T04:58
at 2009-06-09T04:58
By Erin
at 2009-06-10T13:26
at 2009-06-10T13:26
By Ina
at 2009-06-12T20:49
at 2009-06-12T20:49
By Lucy
at 2009-06-15T02:19
at 2009-06-15T02:19
By Anonymous
at 2009-06-16T06:14
at 2009-06-16T06:14
By Hardy
at 2009-06-18T05:25
at 2009-06-18T05:25
By Megan
at 2009-06-21T16:21
at 2009-06-21T16:21
By Elizabeth
at 2009-06-26T02:02
at 2009-06-26T02:02
By Hedy
at 2009-06-30T11:37
at 2009-06-30T11:37
By Christine
at 2009-07-02T21:45
at 2009-07-02T21:45
By Zora
at 2009-07-07T02:08
at 2009-07-07T02:08
Related Posts
塞風壺的疑問
By Emma
at 2009-06-04T02:02
at 2009-06-04T02:02
塞風壺的疑問
By Sarah
at 2009-06-03T21:12
at 2009-06-03T21:12
磨豆機
By Caroline
at 2009-06-03T15:50
at 2009-06-03T15:50
咖啡配點心
By Olive
at 2009-06-03T14:08
at 2009-06-03T14:08
有關於GAGGIA的半自動機
By Donna
at 2009-06-03T10:20
at 2009-06-03T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