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圈式 VS. KONO名門流 - 咖啡討論
By Anthony
at 2013-02-26T01:56
at 2013-02-26T01:56
Table of Contents
小弟我上禮拜才入手一組手沖組,正是研究手沖興致高昂的時期
在版上及網路探查手沖教學時,看到了KONO流那獨特的沖法
但是似乎很少人分享沖出來的咖啡口感如何
故此想拋磚引玉,看能不能引出版上許多高手一起分享心得
畢竟手沖法那麼多種,但是卻缺少成品口感的比較,
對於想學手沖的新米們,應該是完全搞不懂為何要這樣做。
藉由此文,看看能不能透過成品差異的描述,在加上各位高手理論面的補充
來讓想學的新米們對於手沖更加了解。
PS:我那笨拙的木舌都可以品出KONO流與普通流那極大差異,
相信高手們更能夠生動地描寫並指出差異點
==============以下為實驗前測===============
首先,先描述我所使用的器材:
月兔印手沖壺+Hario V60 02陶瓷濾杯+H牌 02 濾紙
有溫度計,重量測量以V60附帶之塑膠匙為準(沒有電子秤)
咖啡豆為 樂咖版友烘焙 瓦哈那 日曬 (烘焙度不明,約略為淺偏中焙)
在正式實驗比較前,先說明該豆子的味道
1. 使用Brikka四人份聚壓壺煮(研磨刻度1.5,沖成500cc美式)
入口充滿核果香氣、帶有些微的苦味;中高溫時,苦味轉為明顯,帶點酸味
入喉會回甘;到低溫時,苦味變重,酸味明顯(核果+碳燒焦香),亦有些許甜味。
2. 使用水溫85度手沖時(刻度3.5,18克,沖350ml)
入口仍為核果香氣、苦味很淡,具甜味,入喉會有蜜糖反痰感覺。
(我老了,飲料要喝半糖)
中低溫仍不會嫌苦。
3. 使用水溫83度手沖時(刻度3,18克,350ml)
與85度相同,但是幾乎嚐不到苦味。
=================實驗開始=================
器材及豆子與前測相同,據說實驗要有控制變項以及自變項。
控制變項:器材、豆子、水溫(皆為90度開始)
自變項:手沖方式
1. 正常繞圈圈,不斷水式手沖
沖煮手法:90度悶蒸30秒,之後繞圈不斷水沖至350ml
(PS:由於該次式在實驗KONO流之前,沒有注意到要比較,因此研磨度為3.5)
咖啡口感:
相當苦,雖然甜味比前測時明顯,但是苦味引出太多,在中低溫時,
根本就像喝中藥。
酸味有,但是被苦味蓋過,很難喝出來;香氣很重,香味依舊是核果和
焦香。
(廢話,同一支豆子要是香氣會變成果香,那就太神了)
結論:90度並不式這隻豆子正常手沖該用的溫度,太高了,雖然勉強能喝,但是根本
不好喝。
2. 金澤流手沖,我擅自稱作「蜻蜓點水勢,有悶蒸法」
沖煮手法:請看以下兩隻影片(因為我手殘,還練不出完美放水手法)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CzB_bq8EI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dZXNoeJtw4
研磨刻度4,悶蒸30秒後,以蜻蜓點水勢萃取1/3杯,約80-100ml,
然後以繞圈,斷水式沖煮至300ml
(沖煮後加入20cc熱水,最後會說明)
(PS,在此要先聲明,我手法絕對沒這麼漂亮,我連繞圈圈可能都會斷水
但是沖煮出來的口感絕對有相當大的差異。)
咖啡口感:
核果香氣很重,咖啡入喉後,甚至會感到滿口芬芳;初入喉帶有淡淡的
苦味,然後是明亮卻清淡的果酸,最後會有回甘的甜味。
中低溫時,香氣仍盛,果酸逐漸壓過苦味,甜味較為不明顯。
結論:用這種手法可以提昇香氣,卻又不會失卻咖啡豆原本的風味,贊!
3. 恐怖的KONO本格流,我稱為「手快斷掉的水滴式手沖法」
沖煮手法:請參考熊大的部落格(內有實作影片)
http://bear-oj.blogspot.tw/2012/03/blog-post_16.html
研磨刻度4,無悶蒸過程,直接以水滴式萃取1/3杯,約80-100ml,
然後以繞圈,斷水式沖煮至300ml
(PS,我連蜻蜓點水都會手殘,這種維持水滴的方法,我絕對會不小心
手殘,然後放太多水,因此我整杯沖煮的時間並沒有影片那麼久。)
咖啡口感:第一口,嗯...好淡...根本就是咖啡水嘛,既沒有苦味、又沒有什麼酸味
我以為我失敗了。
But,人生最厲害的就是這個BUT!我整個喉腔滿溢驚人的芳香感!
整個咖啡的核果香氣跟焦香幾乎是用爆炸出來才能形容的了。
我整個人幾乎醉了,再喝一口,嗯,還是沒有什麼味道,但是入喉之後
咖啡香氣更為濃郁了,我幾乎無法把那股香氣閉鎖在口腔之中,
我貪婪的想要把嘴巴閉緊,但是我辦不到,如果不稍微讓香氣散出去,
那麼這濃烈的咖啡香就可能會把我迷倒。
我頓時感覺到我的心跳,跳的好劇烈,彷彿是在抗議它無法承受這種芬芳
我的大腦,呈現一種吸食大麻般的昏沉、迷幻的感覺。
在下一剎那間,我明白了,原來一切都是那麼的明確。
是「咖啡因,我喝到了咖啡因!」
自從我在初中不小心喝到了一杯酒缸般大小(應該有700CC)的冰滴咖啡之後
我就再也沒有因為喝到過濃的咖啡,而宿醉了。
這次,這杯手快斷掉水滴式手沖咖啡,讓我再次體驗到喝咖啡喝到宿醉
是什麼樣的感覺了。
結論:嗯...,
有心臟病、高血壓、心悸、心律不整、對咖啡因過敏的人請勿輕易嘗試。
喝的時候,愛配溫開水!
===============結論與未來建議================
綜合比較:
甜度:正常手沖>蜻蜓點水勢>手快斷水滴式
酸味:蜻蜓點水勢>正常手沖>手快斷水滴式
香氣:手快斷水滴式>>>蜻蜓點水勢>正常手沖
咖啡因濃度:手快斷水滴式>>>蜻蜓點水勢>正常手沖
以上差異可能原因,因為KONO本格流跟金澤流其實很像,
差異點在於金澤流有進行悶蒸的動作,而KONO本格流則沒有。
或許下次在開始用水滴萃取前,先悶蒸30秒,可以帶出更多咖啡豆該有的風味和口感。
此外,KONO本格流雖然說沒有悶蒸,
但是它的手法理論上應該是用更長的時間來濕潤咖啡,
同時在滴水的時候,同時進行局部緩慢的悶蒸,而且可以說是邊悶邊萃取咖啡
這個手法在萃取前段咖啡的時間,比起金澤流還要更長
開始滴下咖啡的時間約略超過1分鐘,
可以說前段充分的萃取出咖啡的芳香物質以及更多的咖啡因。
因此本格流沖出來的咖啡香氣更為濃郁、持久。
但卻必須額外搭配溫開水服用,不然那咖啡因實在讓人受不了。
以上是我小小的心得分享,基本上我手沖只算初學者的程度,手沖的過程並不完美。
請各位大大多多指教,記得鞭小力一點就好 m(_ ' _)m
--
在版上及網路探查手沖教學時,看到了KONO流那獨特的沖法
但是似乎很少人分享沖出來的咖啡口感如何
故此想拋磚引玉,看能不能引出版上許多高手一起分享心得
畢竟手沖法那麼多種,但是卻缺少成品口感的比較,
對於想學手沖的新米們,應該是完全搞不懂為何要這樣做。
藉由此文,看看能不能透過成品差異的描述,在加上各位高手理論面的補充
來讓想學的新米們對於手沖更加了解。
PS:我那笨拙的木舌都可以品出KONO流與普通流那極大差異,
相信高手們更能夠生動地描寫並指出差異點
==============以下為實驗前測===============
首先,先描述我所使用的器材:
月兔印手沖壺+Hario V60 02陶瓷濾杯+H牌 02 濾紙
有溫度計,重量測量以V60附帶之塑膠匙為準(沒有電子秤)
咖啡豆為 樂咖版友烘焙 瓦哈那 日曬 (烘焙度不明,約略為淺偏中焙)
在正式實驗比較前,先說明該豆子的味道
1. 使用Brikka四人份聚壓壺煮(研磨刻度1.5,沖成500cc美式)
入口充滿核果香氣、帶有些微的苦味;中高溫時,苦味轉為明顯,帶點酸味
入喉會回甘;到低溫時,苦味變重,酸味明顯(核果+碳燒焦香),亦有些許甜味。
2. 使用水溫85度手沖時(刻度3.5,18克,沖350ml)
入口仍為核果香氣、苦味很淡,具甜味,入喉會有蜜糖反痰感覺。
(我老了,飲料要喝半糖)
中低溫仍不會嫌苦。
3. 使用水溫83度手沖時(刻度3,18克,350ml)
與85度相同,但是幾乎嚐不到苦味。
=================實驗開始=================
器材及豆子與前測相同,據說實驗要有控制變項以及自變項。
控制變項:器材、豆子、水溫(皆為90度開始)
自變項:手沖方式
1. 正常繞圈圈,不斷水式手沖
沖煮手法:90度悶蒸30秒,之後繞圈不斷水沖至350ml
(PS:由於該次式在實驗KONO流之前,沒有注意到要比較,因此研磨度為3.5)
咖啡口感:
相當苦,雖然甜味比前測時明顯,但是苦味引出太多,在中低溫時,
根本就像喝中藥。
酸味有,但是被苦味蓋過,很難喝出來;香氣很重,香味依舊是核果和
焦香。
(廢話,同一支豆子要是香氣會變成果香,那就太神了)
結論:90度並不式這隻豆子正常手沖該用的溫度,太高了,雖然勉強能喝,但是根本
不好喝。
2. 金澤流手沖,我擅自稱作「蜻蜓點水勢,有悶蒸法」
沖煮手法:請看以下兩隻影片(因為我手殘,還練不出完美放水手法)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CzB_bq8EIo
研磨刻度4,悶蒸30秒後,以蜻蜓點水勢萃取1/3杯,約80-100ml,
然後以繞圈,斷水式沖煮至300ml
(沖煮後加入20cc熱水,最後會說明)
(PS,在此要先聲明,我手法絕對沒這麼漂亮,我連繞圈圈可能都會斷水
但是沖煮出來的口感絕對有相當大的差異。)
咖啡口感:
核果香氣很重,咖啡入喉後,甚至會感到滿口芬芳;初入喉帶有淡淡的
苦味,然後是明亮卻清淡的果酸,最後會有回甘的甜味。
中低溫時,香氣仍盛,果酸逐漸壓過苦味,甜味較為不明顯。
結論:用這種手法可以提昇香氣,卻又不會失卻咖啡豆原本的風味,贊!
3. 恐怖的KONO本格流,我稱為「手快斷掉的水滴式手沖法」
沖煮手法:請參考熊大的部落格(內有實作影片)
http://bear-oj.blogspot.tw/2012/03/blog-post_16.html
研磨刻度4,無悶蒸過程,直接以水滴式萃取1/3杯,約80-100ml,
然後以繞圈,斷水式沖煮至300ml
(PS,我連蜻蜓點水都會手殘,這種維持水滴的方法,我絕對會不小心
手殘,然後放太多水,因此我整杯沖煮的時間並沒有影片那麼久。)
咖啡口感:第一口,嗯...好淡...根本就是咖啡水嘛,既沒有苦味、又沒有什麼酸味
我以為我失敗了。
But,人生最厲害的就是這個BUT!我整個喉腔滿溢驚人的芳香感!
整個咖啡的核果香氣跟焦香幾乎是用爆炸出來才能形容的了。
我整個人幾乎醉了,再喝一口,嗯,還是沒有什麼味道,但是入喉之後
咖啡香氣更為濃郁了,我幾乎無法把那股香氣閉鎖在口腔之中,
我貪婪的想要把嘴巴閉緊,但是我辦不到,如果不稍微讓香氣散出去,
那麼這濃烈的咖啡香就可能會把我迷倒。
我頓時感覺到我的心跳,跳的好劇烈,彷彿是在抗議它無法承受這種芬芳
我的大腦,呈現一種吸食大麻般的昏沉、迷幻的感覺。
在下一剎那間,我明白了,原來一切都是那麼的明確。
是「咖啡因,我喝到了咖啡因!」
自從我在初中不小心喝到了一杯酒缸般大小(應該有700CC)的冰滴咖啡之後
我就再也沒有因為喝到過濃的咖啡,而宿醉了。
這次,這杯手快斷掉水滴式手沖咖啡,讓我再次體驗到喝咖啡喝到宿醉
是什麼樣的感覺了。
結論:嗯...,
有心臟病、高血壓、心悸、心律不整、對咖啡因過敏的人請勿輕易嘗試。
喝的時候,愛配溫開水!
===============結論與未來建議================
綜合比較:
甜度:正常手沖>蜻蜓點水勢>手快斷水滴式
酸味:蜻蜓點水勢>正常手沖>手快斷水滴式
香氣:手快斷水滴式>>>蜻蜓點水勢>正常手沖
咖啡因濃度:手快斷水滴式>>>蜻蜓點水勢>正常手沖
以上差異可能原因,因為KONO本格流跟金澤流其實很像,
差異點在於金澤流有進行悶蒸的動作,而KONO本格流則沒有。
或許下次在開始用水滴萃取前,先悶蒸30秒,可以帶出更多咖啡豆該有的風味和口感。
此外,KONO本格流雖然說沒有悶蒸,
但是它的手法理論上應該是用更長的時間來濕潤咖啡,
同時在滴水的時候,同時進行局部緩慢的悶蒸,而且可以說是邊悶邊萃取咖啡
這個手法在萃取前段咖啡的時間,比起金澤流還要更長
開始滴下咖啡的時間約略超過1分鐘,
可以說前段充分的萃取出咖啡的芳香物質以及更多的咖啡因。
因此本格流沖出來的咖啡香氣更為濃郁、持久。
但卻必須額外搭配溫開水服用,不然那咖啡因實在讓人受不了。
以上是我小小的心得分享,基本上我手沖只算初學者的程度,手沖的過程並不完美。
請各位大大多多指教,記得鞭小力一點就好 m(_ ' _)m
--
All Comments
By Eden
at 2013-02-28T11:57
at 2013-02-28T11:57
By Elizabeth
at 2013-03-02T01:26
at 2013-03-02T01:26
By Agatha
at 2013-03-04T11:02
at 2013-03-04T11:02
By Madame
at 2013-03-07T09:10
at 2013-03-07T09:10
By Ursula
at 2013-03-08T08:28
at 2013-03-08T08:28
By Ophelia
at 2013-03-12T08:23
at 2013-03-12T08:23
By James
at 2013-03-13T22:23
at 2013-03-13T22:23
By Madame
at 2013-03-18T14:06
at 2013-03-18T14:06
By Leila
at 2013-03-21T23:44
at 2013-03-21T23:44
By Emily
at 2013-03-23T11:50
at 2013-03-23T11:50
By Todd Johnson
at 2013-03-25T15:55
at 2013-03-25T15:55
By Madame
at 2013-03-29T12:49
at 2013-03-29T12:49
By Rachel
at 2013-03-31T13:47
at 2013-03-31T13:47
By Tom
at 2013-04-04T00:54
at 2013-04-04T00:54
By Isabella
at 2013-04-05T06:08
at 2013-04-05T06:08
By Olive
at 2013-04-08T01:52
at 2013-04-08T01:52
By Rosalind
at 2013-04-10T10:45
at 2013-04-10T10:45
By Eden
at 2013-04-11T03:18
at 2013-04-11T03:18
By Caitlin
at 2013-04-15T02:57
at 2013-04-15T02:57
By Harry
at 2013-04-16T04:56
at 2013-04-16T04:56
By Annie
at 2013-04-16T20:15
at 2013-04-16T20:15
By Gilbert
at 2013-04-21T07:12
at 2013-04-21T07:12
By Margaret
at 2013-04-26T02:08
at 2013-04-26T02:08
By Andrew
at 2013-04-30T20:27
at 2013-04-30T20:27
By Oliver
at 2013-05-05T00:26
at 2013-05-05T00:26
Related Posts
關於這款義製的摩卡壺 VEV VIGANO
By Steve
at 2013-02-25T23:55
at 2013-02-25T23:55
TSK-1817 裝上水箱使用後 底盤會漏水
By Leila
at 2013-02-25T16:26
at 2013-02-25T16:26
想徵一台二手磨豆機
By Kyle
at 2013-02-25T11:25
at 2013-02-25T11:25
Electrolux和Saeco和Kenwood半自動機誰好?
By Callum
at 2013-02-25T00:18
at 2013-02-25T00:18
手沖的溫度?
By Audriana
at 2013-02-24T20:26
at 2013-02-24T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