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塞風下壼應留空間,談空氣膨脹率 - 咖啡討論
By Rosalind
at 2009-04-13T04:49
at 2009-04-13T04:49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HuangJC (吹笛牧童)》之銘言:
: 你的錯誤就是發生在假設階段
: ※ 引述《taibang (安)》之銘言:
: : 則V'/V=1.25。
: 很多人是到了想要的溫度才插上上壼
: 因此從 25度升至 80度這段範圍
: 不管氣體膨脹幾倍都不影響下壼水流不流動的問題
: 如果我80度插上壼,則初溫應由80度計算
喔!對,你提醒了我,我忘記這點XD
如果初溫80度,那氣體膨脹的效應就更低了
推水上去得幾乎都靠水汽化推動了
: : 1.在下壺注滿半壺情況下,下壺的水的體積等於空氣的體積
: : 沸騰時氣體膨脹,可將四分之一的水推上上壺
: 可將全部的水推上,只留上壼管碰不到的底水
: 而且還沒沸騰就已經如此了
: 要從實驗結果推原理
: 不要從原理修改實驗數據呀!!
你可能沒看清楚總壓是氣體膨脹+水蒸氣汽化結果
我的意思不是,下壺沸騰了也只能推1/4水上去
我只是分析時把物性不同的東西分開來看罷了。
我當然知道最後還是能全部推上去囉
只是想知道what is the dominant? 想解釋半壺滿壺的實驗結果差別
而你如果有仔細看我的文章也知道
我整篇文章只是想幫你解釋:你的實驗結果跟理論是相符的阿阿阿阿阿XDDDD
"為什麼當你注滿下壺,上壺吸水的溫度會比較高;下壺半滿會比較低溫就吸水" :)
而這樣的實驗結果可以對煮賽風壺有什麼技術上的幫助:)
: : 如果水溫80度與95度,玻璃壁本身內外壁溫度梯度斜率約相同的話
^^^^^^^^
你可能看太快囉,我不是說水溫跟玻璃的溫差
梯度通常是在相同物質內探討
: 但是玻璃壁和水的溫度梯度不同
: (一個是固體,一個是液體
: 如果你要和我說玻璃仍是液體,那也只是另一個角度的描述
: 但仍應該正視兩種液體其溫度梯度不同的事實)
: : 那我建議直接量測下壺玻璃壁當作這個實驗的參考溫度(不過得排除一下火焰熱氣流)
: 下次你在煮熱開水時
: 你可以在水溫不燙時伸手進去摸熱水
^^^^
: 不過我建議你直接往下探觸去摸鍋底 XD
^^^^
要是煮開水我用金屬鍋的話,鍋底 跟 水 溫度不一樣你也知道
要討論溫度梯度不是拿金屬跟水來比較,也不是火焰氣流來跟水比較
光是水&金屬&空氣的熱當量、熱傳等都不一樣,溫度當然差超多
至於我建議你量測下壺玻璃溫度也只是給你的提案之一,畢竟您也說究竟量哪才中肯xd
而也不是叫你去量火焰加熱的地方(鍋底),想也知道那超燙超不準
是去量測玻璃外側面處於水面下(水有覆蓋處),並幫溫度計頭加隔板阻絕火焰熱上升空氣
原本這樣想是可以即時動態量測玻璃溫度,雖然這樣不是量到絕對水溫
但也可能比中途插溫度計進水裡,等熱平衡花了好幾秒之後,來得精確能供參考(猜測)
而且我已經提過,"玻璃本身"溫度梯度斜率若在水80&95度皆相同且趨近於零
(強調 這裡梯度不是水跟玻璃或者室溫或啥之間的溫差了Orz 且注意我所提的斜率 )
那玻璃表面溫度有足夠說服力能代表水溫
(ex:水溫80度 玻璃外壁77.9度 水溫95度 玻璃外壁94.1度 )
我後來想一想這也挺麻煩,反正溫度計、人眼判讀也沒夠精準
提案二:
乾脆照你原本的量水溫方式,只是溫度計頭建議不要插太深。
(我猜想加熱時的水熱對流應該不慢,拔上壺、關火,去量水的中央正上方應該也算中肯
雖然還是不知道整鍋的溫度分佈,但知道整鍋沒必要)
: 沒差別?差別可大了,你會跳起來~
: 火焰尖端溫度有幾度知道嗎?
: 由火焰的顏色可略知一二
: 青藍色火焰大概上千度了
: 不過溫度是溫度,熱量是熱量;相關而不同
^^^^^^^^^^^^^^^^^^^^^^^^^^^
沒錯
知道火焰溫度在這個實驗意義不大,也沒有人要拿手去給火燒
你只需要知道熱源有效輸出功率幾瓦
Joule/sec
: 高溫但是熱量低(青色火焰開小火)
: 則加熱速度仍是慢的
(y)
: 由上千度到手可以伸進去摸熱水,這溫度梯度非常大
: 怎麼可以假設沒有差別?
溫度梯度誤解
要有boundry觀念
我原本是想提供一種想法,給你還有其他想做實驗的人參考:
1.如果玻璃本身溫度梯度不大故可忽略,量玻璃即量水
2.如果我1.的斜率假設錯誤,縱然量到玻璃,不準,但是也把握這是動態量測,精度高
至於準度,可以用校準去搞。
或者乾脆作為一種溫度高低變化的參數來參考:以後知道下壺裝多少水煮,實驗出來
是下壺玻璃溫度到要達幾度才會開始往上吸水,這難道不夠能夠參考?應該夠作手法
上的調整參考了。例如知道高溫水,用淺陪、粗研磨、減短煮的時間等...反之亦然
又,精準知道下壺水溫,然後呢?
真正要精準量測的是:真正在煮咖啡的水,要去量上壺。
工程上沒有所謂什麼都要量到準,要視情況
分析問題也常需要正確的合理的假設
不重要的就忽視、太複雜的就簡化,誤差能不能接受而已
這是我的拙見
: 你可以做一個溫度計在鍋中不同部位的實驗
: 我敢說水面和水底,相差不超過 100度
: 畢竟沒沸騰,水面結冰頂多0度,水底沸騰頂多100度,這最極端狀況就是相差100度
: 若再加入對流,加熱速度不快時我假設任意量中段還算合理
我認為你的量法應該還算合理
加熱水,水熱對流我不知道多快多慢(要不我幫你跑個模擬xd)
但是我提過,水熱當量很大,下壺裡的水溫的溫度梯度不可能如此極端
就算梯度大,熱對流速度也是跟溫度梯度程正相關,會阻止梯度斜率攀升趨勢
不過我想你已經加熱到超過80度,關火之後水本身也持續對流(下至上)
中央液面、或水中間未必不中肯,如果進去攪拌兩圈應該會更平均
所以你量正中間應該還是ok的(y)
: 但是鍋底本身的溫度,絕對是突然跳上來的高溫,火焰上千度
抱歉Orz 我上次文章忘記告訴你,我不是叫你量壺底
表達不清真抱歉
: 我們用上千度的火焰在煮百度不到的溫水,聽起來很誇張
: 有時為了烹調還不斷更換鍋具,或挑選介質(把水換油,還一直計較用什麼油)
: 那都是為了把火的高溫化為均勻的熱量緩慢釋放
: 也就是以適當的溫度梯度來料理,這才叫做火候
大大說得好
但火侯的具體表現我認為不是溫度梯度
是食物外表面接收熱能的熱傳速率
若以你原先想的的溫度梯度來看
就算怎麼換鍋具,火焰跟食物內的溫差總是可以到一千度
但用在這你講對了溫度梯度
因為兩者正比,但還有變數是中間物質的等效熱傳係數
: 如果控制溫度梯度不重要,那乾脆不要用鍋具,都把肉放在火上烤就好了
: 這樣很容易外面焦掉但裏面沒熟
熱傳太大
連熱輻射都來XD?
: : 畢竟去量絕對正確溫度非必要的
: 實驗精神,是以實驗結果去推導原理
: 去量正確溫度是重要的
推導什麼的原理?
我只是用既有的原理....應該說...用觀念幫你解釋實驗結果而已
順便提案給你參考實驗的不同方法。
我覺得會像原波去作實驗的人,真的是有心玩咖啡的人(y)
而這實驗結果能給煮賽風壺的玩家們有什麼技術上的精進,應用手法去應對不同烹煮條件
是我還有大家比較期待的
--
手邊沒賽風能作實驗,大大,靠你了Orz
--
Tags:
咖啡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請問一下 雙孔 咖啡機 打奶泡 要溫度計嗎?
By Emily
at 2009-04-12T19:35
at 2009-04-12T19:35
東區巷子克立瑪 LA CREMA咖啡館
By Delia
at 2009-04-12T16:18
at 2009-04-12T16:18
從塞風下壼應留空間,談空氣膨脹率
By Blanche
at 2009-04-12T15:51
at 2009-04-12T15:51
苦味跟巧克力味??
By Sandy
at 2009-04-12T13:14
at 2009-04-12T13:14
苦味跟巧克力味??
By Anthony
at 2009-04-12T12:39
at 2009-04-12T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