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o+kplus二個月心得 - 咖啡討論
By Catherine
at 2022-02-27T14:07
at 2022-02-27T14:07
Table of Contents
小弟之前都是喝手沖,從匿名2開始入坑,到後來摩卡壺為主。直到pico入手之後
幾乎就只喝pico了,目前是pico+kplus搭配,板上討論的滿多的,但文章很少。
過年回家帶回到老家的人喝,結果他們一喝濃縮(本來他們都喝摩卡壺)就愛上了
然後就開始在那看全自動義式咖啡機Orz......為了怕他們花大錢亂買,
後來有幫老家的家人買了staresso3代,之後應該也會在發一個比較文
使用kplus跟601n加上pico與staresso3的比較。
以下分享一些目前使用的心得:
首先我剛開始拿到的時後,參考板上的心得,kplus研磨度大概抓在3~3.3
但我發現常常壓不出來,甚至直接洩壓閥啟動。
剛開始的時後也都拿電子秤出來秤,但因為我淺焙到中深焙都有喝,就發現克數很難抓
到後來我目前的方式都是「把咖啡豆用粉碗量測,約平後在高2~5顆豆子(越深的越多顆)」
kplus刻度也穩定使用3.4或3.5,選擇3.4的話粹取會多一點,但酸度或澀度也較高
3.5的話就溫和一點,我會依豆子本身試過之後的特性做取捨,
比較香但比較澀雜味的=3.5,香氣比較淡但口感較好較甜感的=3.4
總和起來,我就是使用粉碗量測咖啡豆量+3.4或3.5的kplus來做一次壓煮
如此我的粉量與研磨粗細定好了,在來就是操作手法了
每次磨好的粉入粉碗之後,我都會把粉碗敲桌面(有偏硬矽膠墊),把粉敲平
之後在用佈粉針,但最近這2周我發現kplus磨起來也沒啥結塊的粉,反而是佈粉針
攪一攪之後在敲反而有結塊的粉,可能我在宜蘭比較濕加上針太粗的關係。
所以這二周我都入粉之後直接敲一敲就填壓了。
填壓時因為粉量都固定(因為是用粉碗體積量的,磨起來之後其實量都差不多)
所以用填壓器壓也會是固定的粉餅,除非粉碗多的那2~5顆多了一點,
因為我早上都是同一包豆子壓二次,第一次我喝,第二次內人喝
所以有時後第一次覺得味道不夠,第二次我會多放幾顆豆子,然後就可能壓力過大出不來
差那2~5顆豆子真的就是剛好與過壓的差別,當然也是因為我追求濃香盡量貼近極限。
水溫的部份我都是用95~100度的水,第一次會用100度的水預熱,第二次之後就不預熱了
主要是把水泵的金屬部份溫度拉高(畢竟現在天氣冷)。
目前壓起來大部份都是老鼠尾巴很穩定,我咖啡豆一次都網購買5~10隻豆子喝1~2個月
所以種類很多,烘焙度也是淺到中深都有,依這個方法來試都滿穩定的
但這次買的kakalove的果果丁合作社淺焙就一直失敗(另一隻淺焙就沒問題)
這隻一定只能平粉碗甚至在少幾顆豆子,否則就一定過壓,原理不清楚。
然後2~5顆從淺到深是我試驗的結果(因為我偏向每天都喝不同豆,幾隻豆子輪流喝)
越深的咖啡粉餅可以越密,水也能粹取流過。
越淺的越不能過量,很容易過壓失敗變成只有酸澀一點都沒香氣的濃縮。
然後pico真的很耐用,因為喜歡又香又濃(太酸苦也沒差)所以我都滿極限的
只有試了之後洩壓閥跳我下次才會減少,所以我很常壓到洩壓閥跳。
此時我通常就會停止加壓,然後約隔2~4秒慢慢的壓下去,到底的時後停住等水少在放開
有時後這樣壓出來的濃縮其實還是有70%的水準,不會像之前完全無法入口。
我使用的下壺是威士忌水晶玻璃杯,杯口大小跟pick的底座一樣,同時壓完之後
有足夠的空間搖晃混合濃縮咖啡液,而且因為杯口內縮,所以香氣有集中的效果
之後就算要加水變美式,容量也很方便。
本來是用前面文章提到的60oz的量杯,但缺點就是要攪伴要另外拿湯匙
後來發現這個之前家人集點換的威士忌杯更方便。
可以搜尋「藍帶威士忌杯/水杯。440ml」
然後我也有帶出去喝,
pico我只需要小小的本體+一個350ml的保溫瓶+乾淨的布我就可以壓了
把保溫瓶的水放到pico裡面,如果要喝美式(內人比較愛加水)
瓶裡直接保留熱水就好,壓完搖一搖就是美式。
然後像我喜歡濃縮,就另備一個小杯子或是直接壓沒有水的保溫瓶,
剩下的喝不乾淨的咖啡液在加水喝一喝就好
另外pico的零件也都能另購,我跟買的店家問,分水片矽膠跟粉碗(含下座)都能買
--
幾乎就只喝pico了,目前是pico+kplus搭配,板上討論的滿多的,但文章很少。
過年回家帶回到老家的人喝,結果他們一喝濃縮(本來他們都喝摩卡壺)就愛上了
然後就開始在那看全自動義式咖啡機Orz......為了怕他們花大錢亂買,
後來有幫老家的家人買了staresso3代,之後應該也會在發一個比較文
使用kplus跟601n加上pico與staresso3的比較。
以下分享一些目前使用的心得:
首先我剛開始拿到的時後,參考板上的心得,kplus研磨度大概抓在3~3.3
但我發現常常壓不出來,甚至直接洩壓閥啟動。
剛開始的時後也都拿電子秤出來秤,但因為我淺焙到中深焙都有喝,就發現克數很難抓
到後來我目前的方式都是「把咖啡豆用粉碗量測,約平後在高2~5顆豆子(越深的越多顆)」
kplus刻度也穩定使用3.4或3.5,選擇3.4的話粹取會多一點,但酸度或澀度也較高
3.5的話就溫和一點,我會依豆子本身試過之後的特性做取捨,
比較香但比較澀雜味的=3.5,香氣比較淡但口感較好較甜感的=3.4
總和起來,我就是使用粉碗量測咖啡豆量+3.4或3.5的kplus來做一次壓煮
如此我的粉量與研磨粗細定好了,在來就是操作手法了
每次磨好的粉入粉碗之後,我都會把粉碗敲桌面(有偏硬矽膠墊),把粉敲平
之後在用佈粉針,但最近這2周我發現kplus磨起來也沒啥結塊的粉,反而是佈粉針
攪一攪之後在敲反而有結塊的粉,可能我在宜蘭比較濕加上針太粗的關係。
所以這二周我都入粉之後直接敲一敲就填壓了。
填壓時因為粉量都固定(因為是用粉碗體積量的,磨起來之後其實量都差不多)
所以用填壓器壓也會是固定的粉餅,除非粉碗多的那2~5顆多了一點,
因為我早上都是同一包豆子壓二次,第一次我喝,第二次內人喝
所以有時後第一次覺得味道不夠,第二次我會多放幾顆豆子,然後就可能壓力過大出不來
差那2~5顆豆子真的就是剛好與過壓的差別,當然也是因為我追求濃香盡量貼近極限。
水溫的部份我都是用95~100度的水,第一次會用100度的水預熱,第二次之後就不預熱了
主要是把水泵的金屬部份溫度拉高(畢竟現在天氣冷)。
目前壓起來大部份都是老鼠尾巴很穩定,我咖啡豆一次都網購買5~10隻豆子喝1~2個月
所以種類很多,烘焙度也是淺到中深都有,依這個方法來試都滿穩定的
但這次買的kakalove的果果丁合作社淺焙就一直失敗(另一隻淺焙就沒問題)
這隻一定只能平粉碗甚至在少幾顆豆子,否則就一定過壓,原理不清楚。
然後2~5顆從淺到深是我試驗的結果(因為我偏向每天都喝不同豆,幾隻豆子輪流喝)
越深的咖啡粉餅可以越密,水也能粹取流過。
越淺的越不能過量,很容易過壓失敗變成只有酸澀一點都沒香氣的濃縮。
然後pico真的很耐用,因為喜歡又香又濃(太酸苦也沒差)所以我都滿極限的
只有試了之後洩壓閥跳我下次才會減少,所以我很常壓到洩壓閥跳。
此時我通常就會停止加壓,然後約隔2~4秒慢慢的壓下去,到底的時後停住等水少在放開
有時後這樣壓出來的濃縮其實還是有70%的水準,不會像之前完全無法入口。
我使用的下壺是威士忌水晶玻璃杯,杯口大小跟pick的底座一樣,同時壓完之後
有足夠的空間搖晃混合濃縮咖啡液,而且因為杯口內縮,所以香氣有集中的效果
之後就算要加水變美式,容量也很方便。
本來是用前面文章提到的60oz的量杯,但缺點就是要攪伴要另外拿湯匙
後來發現這個之前家人集點換的威士忌杯更方便。
可以搜尋「藍帶威士忌杯/水杯。440ml」
然後我也有帶出去喝,
pico我只需要小小的本體+一個350ml的保溫瓶+乾淨的布我就可以壓了
把保溫瓶的水放到pico裡面,如果要喝美式(內人比較愛加水)
瓶裡直接保留熱水就好,壓完搖一搖就是美式。
然後像我喜歡濃縮,就另備一個小杯子或是直接壓沒有水的保溫瓶,
剩下的喝不乾淨的咖啡液在加水喝一喝就好
另外pico的零件也都能另購,我跟買的店家問,分水片矽膠跟粉碗(含下座)都能買
--
All Comments
By Sandy
at 2022-03-02T12:21
at 2022-03-02T12:21
By Selena
at 2022-03-05T10:35
at 2022-03-05T10:35
By Elvira
at 2022-03-08T08:49
at 2022-03-08T08:49
By Mia
at 2022-03-11T07:03
at 2022-03-11T07:03
By Edith
at 2022-03-14T05:17
at 2022-03-14T05:17
By Queena
at 2022-03-17T03:31
at 2022-03-17T03:31
By Hedwig
at 2022-03-20T01:46
at 2022-03-20T01:46
By Todd Johnson
at 2022-03-23T00:00
at 2022-03-23T00:00
By Ethan
at 2022-03-25T22:14
at 2022-03-25T22:14
By James
at 2022-03-28T20:28
at 2022-03-28T20:28
By Freda
at 2022-03-31T18:42
at 2022-03-31T18:42
By Jacob
at 2022-04-03T16:56
at 2022-04-03T16:56
By Caroline
at 2022-04-06T15:10
at 2022-04-06T15:10
By Daph Bay
at 2022-04-09T13:24
at 2022-04-09T13:24
By Blanche
at 2022-04-12T11:39
at 2022-04-12T11:39
By Charlie
at 2022-04-15T09:53
at 2022-04-15T09:53
By Noah
at 2022-04-18T08:07
at 2022-04-18T08:07
By David
at 2022-04-21T06:21
at 2022-04-21T06:21
By Ethan
at 2022-04-24T04:35
at 2022-04-24T04:35
By Anthony
at 2022-04-27T02:49
at 2022-04-27T02:49
By Queena
at 2022-04-30T01:03
at 2022-04-30T01:03
By Rosalind
at 2022-05-02T23:17
at 2022-05-02T23:17
By Agnes
at 2022-05-05T21:31
at 2022-05-05T21:31
By Mason
at 2022-05-08T19:46
at 2022-05-08T19:46
By Steve
at 2022-05-11T18:00
at 2022-05-11T18:00
By Kelly
at 2022-05-14T16:14
at 2022-05-14T16:14
By Gilbert
at 2022-05-17T14:28
at 2022-05-17T14:28
By Candice
at 2022-05-20T12:42
at 2022-05-20T12:42
By Selena
at 2022-05-23T10:56
at 2022-05-23T10:56
By Jessica
at 2022-05-26T09:10
at 2022-05-26T09:10
By Margaret
at 2022-05-29T07:24
at 2022-05-29T07:24
By Andrew
at 2022-06-01T05:38
at 2022-06-01T05:38
By Franklin
at 2022-06-04T03:53
at 2022-06-04T03:53
By Barb Cronin
at 2022-06-07T02:07
at 2022-06-07T02:07
By Steve
at 2022-06-10T00:21
at 2022-06-10T00:21
By Edith
at 2022-06-12T22:35
at 2022-06-12T22:35
By Agatha
at 2022-06-15T20:49
at 2022-06-15T20:49
By Lucy
at 2022-06-18T19:03
at 2022-06-18T19:03
By Brianna
at 2022-06-21T17:17
at 2022-06-21T17:17
Related Posts
樂高 WDT
By Freda
at 2022-02-26T16:37
at 2022-02-26T16:37
滴厝咖啡2月優惠活動
By Sierra Rose
at 2022-02-26T12:24
at 2022-02-26T12:24
請推薦嘉義咖啡店
By Agnes
at 2022-02-25T23:02
at 2022-02-25T23:02
便攜式電動陶瓷錐刀磨豆機 G2 開箱分享
By Edward Lewis
at 2022-02-25T21:24
at 2022-02-25T21:24
買咖啡豆的時候第一個看的是什麼?
By Blanche
at 2022-02-25T18:37
at 2022-02-25T18:37